党课讲稿: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史观的深刻把握和生动运用,是对党的理论创新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立场、方向和途径。

一、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正是在实践中把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反映到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不断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并运用抽象思维抓住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实现飞跃形成理性认识。

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理性认识是不是真理、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同时,客观世界永恒辩证地运动发展着,人们获取真理的过程也不断循环往复。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5金币(VIP免费),请先

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列宁指出,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原材料,我们党承担着将其整合起来、系统起来、完善起来、升华起来的责任。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地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调查和研究是前后相继、缺一不可的两个环节。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调查的深化;调查是获取原材料,研究是消化原材料。只调查不研究,党的理论创新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之间就只剩下了一座断桥。要写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出发,研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从人民群众的直接做法出发,总结提炼普遍适用的新理论新政策。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更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注重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统一,不断从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完善走好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源源不断地进入党的创新理论。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止步,党的理论创新就不停步,向人民群众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也不能停步。一旦脱离人民群众,理论成果就会苍白无力,理论创新的智慧就会逐渐枯竭。党的理论创新从群众中来,我们党就要更多地到群众中去。完善走好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时时不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保护、发扬人民首创精神,心甘情愿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以虚心的态度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增强调查研究工作能力,完善调研成果考评激励机制,使党员干部善于快速和人民群众拉近距离,善于引导人民传授实践智慧,善于从人民群众新意见、新建议、新要求中洞察时代的声音,发现实践的新变化,挖掘理论创新的新元素。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和批评监督渠道。群众的妙招是理论创新的鲜活素材,群众的批评是理论创新的改进方向,要让群众的大小建议及时递得上来,正面和反面意见都讲得出来。培养一支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理论工作者队伍,不止步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研究,还要从国情出发,从人民的实践中来、到人民的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0

评论0

请先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